市场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市场信息 > 正文

新老基建、数字经济、高端制造将成为托底经济三 大引擎
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22-02-21 10:54:43 浏览次数:

    今年我国稳增长的压力有所增大,经济发展面临着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外部环境也更趋复杂严峻和充满不确定性,去年12月的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今年经济工作将以“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为核心,加大对实体经济融资支持力度,实现“精准滴灌”。那么,今年市场核心的驱动力依靠哪些角度?资本市场可重点聚焦新老基建、数字经济、高端制造三大领域,有望接力成为托底经济三大引擎。

    一、新老基建投资为稳增长注入动能

    今年开年以来,地方两会着眼于稳经济陆续召开,稳投资成为地方两会的重要发力点,多地将“着力扩大有效投资”作为今年的首要任务。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稳增长”被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稳增长的大基调下,新老基建将成为托起经济的重要力量。稳投资将成为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随着重大项目加速落地以及资金等保障加力,基建投资增速将有所回升,成为拉动投资增长的重要发力点。

1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1%,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制造业扩张步伐有所放慢。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1.1%,比上月下降1.6个百分点,非制造业扩张力度有所减弱。住建部强调不把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发改委强调超前加大基建投资稳增长。

    结合近期市场对财政即将发力的普遍认知,此时提出“适度超前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引发了市场的热议,市场认为基建大潮即将再次开启。据Wind数据显示,今年1月地方债发行规模6989亿元,相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其中,新增专项债发行4844亿,完成提前批额度的三分之一,专项债发力明显前置。“稳增长”是今年的经济工作的重要目标,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在内的宏观政策将共同发力稳定经济。春节期间,国家发改委负责人再度强调今年一季度面临的不确定因素较多,要把政策发力点适当向前移,做到早安排、早动手、早见效,以稳定的经济运行态势应对各种挑战,抓紧出台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一系列政策举措,要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在此背景下,预计一季度基建投资增速有望恢复上行。

    多地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快推进高速公路、高铁、水运、机场等重点工程建设。1月12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这是首次由多部门联合印发的综合交通枢纽类规划,具有里程碑意义,将推动我国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发展迈上新台阶。

从工程机械角度来看,考虑季节性因素和今年春节时间较往年早的原因,随着专项债的加速下发和春季项目的开工启动,工程机械销售有望迎来增长。去年年底,相关部门密集批复了很多项目,人民银行加大了工具箱的“开口”力度,这些都为经济“开门稳开门红”打下了基础。

传统基建领域,轨道交通类基建、保障性住房及城市更新民生类基建和水利工程仍是重点建设方向,当前基建板块估值较低,估值修复和政策面利好均有望提振板块估值,基建央企、基建设计企业均有望受益。

    从陆续召开的地方两会看,“新基建”成为多地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抓手。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要适度超前部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光纤网络扩容提速、5G商用部署和规模应用,构建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抓紧在全国建设10个左右数据中心集群等。

    新基建领域,能源基建、特高压、5G、数字经济相关基础设施将是重点建设方向,从相继出台的宏观政策和国家的投资力度,能够看出国家建设新基建的巨大决心。2022年是碳达峰后续政策密集落地年,也是新能源电力等新基建产业的建设大年,双碳政策下,新基建无疑将会更多围绕在新能源发电、特高压送电、能源储存等绿电领域展开。新基建在短期刺激经济复苏,消费、投资、贸易受阻,为了提振经济,国家可能选择大力投入新基建。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和众多政策利好下,新基建大规模来袭,有望带动更多的产业发展和经济规模,为“稳增长”注入新动能。而且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推动盘活存量资产,形成投资良性循环。基础设施公募REITs为我国基建行业提供了融资新渠道,有助于企业盘活资产,同时为投资者提供了新型投资工具,为我国证券市场进一步完善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二、数字经济助力释放经济增长新活力

    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数字经济”通常是指数字技术被应用于经济环境、社会生活和各类产业中。随着国内互联网的高速发展,通过数字技术为众多行业赋能,实现了传统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极大程度上提升了生产效率与服务效率。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产业实现较快发展,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2005-2020年期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2.6亿元上升至39.2亿元,年复合增速达19.83%。当前国内“数字经济”发展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而“十四五”期间数字经济将进入发展新阶段,以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大数据、数据安全等为代表的细分产业或将成为这一时期发展主要动能。预计随着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不断推进,将催生更多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进而做优做强国内数字经济。

    1月12日,国务院发布《“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指出到2025年,我国数字经济将迈向全面扩展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数字化创新引领发展能力大幅提升,智能化水平明显增强,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取得显著成效,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我国数字经济竞争力和影响力稳步提升。

具体来看,首先《规划》提出将优化升级数字基础设施,适当超前布局,预计“十四五”期间将释放大量数字经济基建需求。具体包括:信息网络方面,推动卫星通信网、互联网建设,推进5G网络建设,布局6G技术;算网方面,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建设八个枢纽节点,推进云网协同,推动智能计算中心有序发展等;基础设施方面,高效布局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稳步构建智能高效的融合基础设施,实现在农林牧渔、能源、交通运输、水利、物流、环保、城市建设等行业的融合发展。

    此外,《规划》提出将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助力提升生产与服务效率,进一步释放产业优势,助力我国实体经济实现较快发展。具体包括: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支持大型企业打造一体化数字平台,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等;全面深化重点产业数字化转型,提升农业、工业、服务业数字化水平,以数字技术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统筹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数字化转型支撑服务生态,建设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带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等。

    发展数字经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将助力我国经济实现“稳中求进”促进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一方面,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将促进我国线上经济保持繁荣,并释放大量基建需求,提振我国消费与投资增速,促进国内大循环,助力经济保持稳定发展。另一方面,推进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助力三产实现数字化融合发展,挖掘数据红利,提升产业生产与服务效率,从而提升产业竞争实力,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

    基础设施建设是下一步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全面发展的根基,《规划》提出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在较大的增量空间下,数字基建成为其增长的保障,未来将在5G/6G网络建设、工业互联网、云网与数据中心、智能化改造等多方面持续释放基建需求。数字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信息基础设施,主要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比如,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二是融合基础设施,主要指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如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三是创新基础设施,主要指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

    中央经济会议对2022年全年定调是“稳增长”,同时创新性地提出了“超前基建”,在此背景下,“数字基建”全年有望发力,助力我国经济保持稳定。截至目前,包括上海、福建、四川、湖南、安徽等30个省(区、市)已发布了2022年5G、数据中心等建设计划,进一步发挥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效应和带动作用,打造经济增长重要引擎。

    从细分领域来看,5G通信网络建设方面,具体建设内容包括:机房、供电、铁塔、管线等的升级、改造和储备;5G基站、核心网、传输等的基础网络设备研发与部署;5G新型云化业务应用平台的部暑,与新业务以及各种垂直行业应用的协同;图绕5G的工业互联网新型先进制造网络环境,如物联网云、网、端等新型基础设施,围绕车联网的车、路、网 协同的基础设施等。2022年是5G应用规模化发展的关键之年,工信部提出将扎实推进5G网络建设,适度超前开展5G网络建设,深化共建共享,继续扩大县城和乡镇覆盖的广度,提升5G网络在高铁、交通枢纽、购物中心等人流密集区域以及在工业、医疗等重点行业的深度覆盖水平。基站方面,到2025年建成基本覆盖全国的5G网络,预计需要5G基站500万-550万个,以每个基站平均50万元计,直接拉动基站投资约2.5万亿元。从目前已公布的各省市计划来看,今年已落地超40万个5G基站建设计划,在适度超前的指导下,5G网络建设或进一步提速,拉动相关投资超千亿元。

    数据中心方面,具体建设内容包括:机房楼、生产管理楼等数据中心基础配套设施;传输光纤、互联网交换中心、数据服务平台等支撑数据中心发展网络及服务设施;IDC业务部署与应用协同;车辆网、卫星大数据等垂直领域的大数据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规划》提出,将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贵州、内蒙古、甘肃、宁夏等地区布局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建设数据中心集群,结合应用、产业等发展需求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预计2022年相关地区在加强数据中心建设下,将释放大量基建需求,为八个地区相关产业提供发展新空间,促进地区经济保持稳定增长。

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井喷式发展,数据逐渐成为了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在大数据的帮助下,往往能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没必要的资源浪费,进而节省企业成本,改善企业盈利水平,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

    农业方面,通过农业物联网、智能农业装备、农产品智能追踪等数字技术的运用,将在包括生产效率、绿色发展、食品安全等多领域为农业赋能,实现从生产、销售到可持续发展上的全面提升,增强农业生产效率,降低流通环节农产品的损耗,加强食品安全保障,实现产业规模化效益,同时进一步优化我国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加强对农业污染源头的控制。此外,通过畅通供给与需求间的信息渠道,将有利于调控农业生产,缓解供需错配问题,从而从根源上解决农产品价格波动带来的经济影响。

    制造业方面,具体来看,产业数字化主要为通过充分利用数字技术以实现数字化和虚拟化,再介入网络,实现远程控制和数据云化以推动数据价值化。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将实际运营中包含的人类智慧抽象化和算法化,再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数据和算力通过创新以推动产业的智能化来创造新的附加价值。数字化打通了生产与销售反馈的信息渠道,实现了供应链、产业链与服务链的高效衔接,促进了资源的快速有效流动,将助力制造业提高生产效率与附加值,增强了产业的抗风险能力与竞争力。

    服务业方面,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成为我国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数字化转型能够帮助服务业突破空间限制,在获得更加广大的市场空间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服务业的抗风险能力。新冠疫情影响下,服务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在疫情封锁对线下活动造成较大冲击下,以餐饮、旅游为代表的服务业大面积停运,大量企业面临不定期停业的风险,通过推动企业业务数字化转型,将线上业务与线下实体相结合,“互联网+”成为服务业发展新方向,包括网络零售、在线教育、云旅游、远程办公、互联网医疗等新模式、新业态兴起,服务业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降低了疫情对业绩的影响的同时,实现了业务拓展。

    此外,产业数字化转型也会进一步催化数字经济细分领域的发展提速。具体来看,产业数字化转型预计将会产生大量数据储存与处理需求,推动数据中心产业保持较快发展。目前数据中心行业已进入快速发展期,产业数字化转型也提升了国家、企业与消费者对数据安全的需求,推动工业互联网安全、云安全、物联网安全、智能安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大数据安全、5G应用安全等相关产业发展进一步提速。

    三、高端制造产业为经济发展开辟新增长点

    “十四五”规划提出将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工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制造成为“十四五”期间工业实现较快增长的主要来源,随着技术升级与产业转型,高端制造产业将成为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点之一。

“十四五”期间将重点推进的核心高端制造产业包括:高端新材料方面,推动高端稀土功能材料、高品质特殊钢材、高性能合金、高温合金、高纯稀有金属材料、高性能陶瓷、电子玻璃等现金金属和无机非金属材料取得突破,加强碳纤维、芳纶等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生物基和生物医用材料研发应用,加快茂金属聚乙烯等高性能树脂和集成电路用光刻胶等电子高纯材料关键技术突破。

    重大技术装备方面,推进CR450高速度等级中国标准动车组、谱系化中国标准地铁列车、高端机床装备、先进工程机械、核电机组关键部件、游轮、大型LNG船舶和深海油气生产平台等研发应用,推动C919大型客机示范运营和ARJ21支线客机系列化发展。

    智能制造与机器人技术方面,重点研制分散式控制系统、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数据采集和视频监控系统等工业控制装备,突破先进控制器、高精度伺服驱动系统、高性能减速器等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发展增材制造。

    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方面,加快先进航空发动机关键材料等技术研发验证,推进民用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CJ1000产品研制,突破宽体客机发动机关键技术,实现先进民用涡轴发动机产业化。建设上海重型燃气轮机实验电站。

北斗产业化应用方面,突破通信导航一体化融合等技术,建设北斗应用产业创新平台,在通信、金融、能源、闵行等行业开展典型示范,推动北斗在车载导航、智能手机、穿戴设备等消费领域市场化规模化应用。

    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网联)汽车方面,突破新能源汽车高安全动力电池、高效驱动电机、高性能动力系统等关键技术,加快研发智能(网联)汽车基础技术平台及软硬件系统、线控底盘和智能终端等关键部件。

    高端医疗装备和创新药方面,突破腔镜手术机器人、体外膜肺氧合机等核心技术,研制高端影像、放射治疗等大型医疗设备及关键零部件。发展脑起搏器、全降解血管支架等植入介入产品,推动康复赋值器具提质升级。研发重大传染性疾病所需疫苗,开发治疗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等疾病特效药。加强中医药关键技术装备开发。

    农业机械装备方面,开发智能型大马力拖拉机、精量(免耕)播种机、喷杆喷雾机、开沟施肥机、高效联合收割机、果蔬采收机、甘蔗收获机、采棉机等先进适用农业机械,发展丘陵山区农业生产高效专用农机。推动先进粮油加工装备研发和产业化。研发绿色智能养殖饲喂、环控、采集、粪污利用等装备。研发造林种草等机械装备。

    此外,对于高端制造业来说,数字化和智能化、碳中和与绿色化是产业未来转型升级的两大趋势,随着高端制造产业转型升级,将带来大量的设备更新与设施改造需求,持续为经济提供发展新动能。具体来看,数字化和智能化方面,5G、泛半导体和智能化应用产业链将持续受益。碳中和与绿色制造方面,先进设备制造、风电光伏以及储能与特高压输电相关产业链将保持较快增长。

    综合来看,发展高端制造产业是我国GDP保持较高增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要路径之一。高端制造产业一方面具有较高技术壁垒,在全球市场上具备较强竞争力,相较于低端制造业整体效应更高,为我国经济增长打开上升新空间。另一方面,发展高端制造业能够进一步提升我国制造业整体效率,是未来解决我国老龄化问题的重要发展方向,也是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之一。





友情链接: 日本电器工业会 测绘仪器分会 电工仪器仪表分会 仪表功能材料分会 山东省机械设计研究 山东机械工业协会

2011-2022 @Copyright 开云网页版     地址:济南市解放路134号 
邮编:250010    邮箱:sddqybxh@163.com     ICP备案号:鲁ICP备2021030682号-1
电话:0531-85065753   传真:0531-85065753
网站地图   网站隐私安全说明 网站版权声明